影片在丹东鸭绿江断桥至厦门演武大桥的路演活动中,主创们从北到南走过一座座城市,与观众互动交流,分享感受。银幕内,上演着英雄先辈的故事;银幕外,中华儿女的心声令人动容。不同身份年龄,不同地域口音,却以共通的情感讲出对志愿军英雄先辈的崇敬之情。
路演活动不仅吸引了志愿军老兵,也包括了高校学生、耄耋老人和十岁稚童。不同的群体,以相同的情感向先辈致敬。在丹东至厦门之间,一段历史与未来的传递,在这次“千里赴约”之旅中,让主创们收获了学子们热烈欢迎。
《志愿军:雄兵出击》的导演陈凯歌、编剧张珂以及主演王砚辉、朱亚文等参与了七所国防类高校主题放映活动。这场主题放映不仅是对抗美援朝历史的一次回顾,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双向奔赴”,在青年学子中掀起了一股向志愿军前辈展示盛世中国的致敬浪潮。
"工信七子"国防类高校中的学生代表深入地了解并分享了自己与抗美援朝战争之间渊源,并介绍由知名校友参与设计和制造的一些先进武器模型,如歼-20等。此外,他们还亲自参观了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看到了从抗美援朝到现在国家战备力量发展历程。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通过光影追寻历史时代脉络,定格万千英雄身影。它讲述的是70多年前的故事,但又好像讲的是每一个时代披荆斩棘的中国青年。当年的志愿军战士与今日青少年一样年纪,只是时间不会让他们停止发光发热,他们是保家卫国钢铁城墙,而今天的青年是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
编剧张珂认为,每一所国防院校其实都是一所医科大学,将火力不足恐惧症医好。他还寄语每位同学:“相信你们在学业上、生活上,以及未来科研课题上,都会碰到或多或少困难,看一下我们的电影,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激起更多前行力量。”
此外,《志愿军:雄兵出击》也邀请了一些学校参与设计和制造一些重要设备,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等,这些都是过去几十年来重大科技成就之一部分,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也加强了国产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使得国产产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解放军建设,是我们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坚实支撑。
最后,《志愿軍:雄兵出擊》不僅是一部紀念電影,它也是對新時代國防工業發展的一種鼓勵與支持,它讓我們看見過去輝煌歷史同時也對未來充滿期待。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成為了一份記憶、一份傳承,一份永恒,這就是《志願軍:雄兵出擊》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