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赛尔号大电影6:圣者无敌》与《疯狂丑小鸭》不约而同选择在同一天重映,然而重映首日皆以黯淡收场。经历了有些“寒冷”的暑期档后,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发展再次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话题。然而,无论是老片重映,还是新瓶装旧酒,国产动画电影始终没能逃出“吃老本”的怪圈。
票房滑铁卢 首映当天甚至力压《神偷奶爸3》的国产动画《赛尔号大电影6:圣者无敌》栽在了重映的路上。猫眼数据显示,《赛尔号大电影6:圣者无敌》重映首日分账票房仅为147.5万元,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重映两天该片的全国排片占比仅为2.7%。而另一部影片《疯狂丑小鸭》重播首日分账票房仅为50.1万元,重播两天全国排片占比仅为0.9%。
一位负责该片宣传的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赛尔号大电影6:圣者无敌》的重放是为了纪念其原型游戏《赛尔号》的九周年。在走访多家影院时,一位带着5岁儿子来观看影像的人士表达了观众对于这种类型节目的看法:“尤其又是动画影视作品,这些基本不会再去看一次。”
UME影院相关负责人则指出,由于孩子们已经开学,对于这类动画作品来说,最主要消费群体已经不再,那么自然排列也不会高,因为没人想看。而北京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认为,“虽然重新放映或拍摄续集往往是一种营销手段,但如果要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就必须加强内容创新、找到新的热点、增加品牌丰富性,以培养更大的观众忠诚度”。
IP释能乏力 重放已不是个新鲜词。一份统计显示2017年共有39部上市,但其中有9部都是对往年作品的复制品,而低幼向仍掌握主流市场的大权,即便是在六一档,也只有三部上市,并受到了日本经典IP哆啦A梦: 大雄之金银岛2.09亿元票房影响。
即便拥有IP价值,在近几年来也显得疲态渐显,如喜羊羊系列自2015年最后一部纪念喜羊羊十周年的大作之后就缺席三年,不如2009-2013年的五部过亿级别作品。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喜羊羊”系列没有改变剧情线,只是在电视剧和電影间进行拉长,其自身热度不断消耗导致审美疲劳。
但事实上,有些IP改编并非毫无成效,如熊出没系列,其中第一部获得2.48亿元票房,其后两年中的第二第三部分获得各自2.94亿元和2.87亿元。这让一些业内人士相信国内动画IP未来的可挖掘性仍然非常强劲。
创新的起点应从接地气开始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市场已跃升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之一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基础,有业内人士提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有相当基数优秀内容可改编现阶段企业对历史文化及现代消费者的诉求研究仍不足够,但只要寻找切合题材,可产生创意,将会撕开国内動畫電影市場中新的突破口。
例如好莱坞電影花木兰由迪士尼改编自民間樂府詩木蘭辞並獲得3億美元票房真人版亦將於8月14日開機拍攝。此外西游記之大聖歸來累積超過9500萬元,這顯示低幼向趨勢可以打破保利影業總經理助理劉建峰強調動畫電影未來還很長資本市場對此尚未完全支持導致资金短缺導致制作規格降低呈現大量粗製萌生此種循環造就目前發展艰難。他提到中國故事庫中仍有優勢待發掘但描述時應學習好萊塢動畫的手法因為要打破模式必須追溯觀眾童年的歷史美國動畫貼合實際生活連結則我們国产動畫稀少最重要的是引起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