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档期:《中国情侣观众,是不是人傻、钱多、全球最惨?》的生动注脚,三部影片相继上映,却各显其能,无一不踩雷。2022年情人节票房总计5.32亿,位列历年情人节档期第四。豆瓣评分仅有2.7分,成为历年情人节档影片口碑倒数第一。这两者反映了中国爱情电影与其档期的矛盾现象。
春节档疲软的情人节档却取得了高票房,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影院的财务压力,并促使部分观众选择“老片”,产生短期内拉动市场增益。但如果将情人节只当作应景之物,将会形成“看全年最烂电影”的印象,对脆弱的中国电影市场而言,这是不可取的。
情人的特殊性在于自身没有假日,又因近距离与春节档影响,或完全被覆盖,导致2013和2021年的完全消失。然而,在所有的情人節期间中,有些如《美人鱼》和《流浪地球》,以高票房激增。而近几年,由于精准营销类型,越来越多的情感订制电影出现,其效果显著,如《十年一品温如言》成为首个在情日拿下冠军的纯爱片。
值得提及的是今年的情日恰逢五周年纪念日公映的小鲜肉剧集《爱乐之城》,这部豆瓣8.4分佳作已成心头好。一对恋人们回忆,如果是《爱乐之城》,则感觉浪漫;另一对,则可能更倾向于其他选项。如果没有重映或外语片,《北京爱情故事》就是唯一幸存者。在过去十余年的 情人的節期间,只有四部国产电影获得过七星评价,而平均分只有4.9(不含未开启评分)。
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春晚前后,所以进口作品难以进入,而过去十年的外语作品也仅有两部进入该时段,从客观角度削减消费选择。可以说,现在的情人的節基本属于国产片的地盘。
今年的情人の節引发了一场讨论,有认为这是主体消费目标明确市场行为,但这正点出了中国影视产业危机,即观众尚未养成习惯。大多数支付者的角色依然只是偶尔凑热闹的“看客”,而非真正受众。在特殊时段突然涌入影院的人群,更主要的是追求仪式感购票观看。此次春季放映并未吸引这些“看客”返回,而现在 情人的節又推出了一系列烂透心慌的心灵毒药,以此挤占韭菜,不顾底线痛击行业。
虽然1997年的浪漫夜活动为这个专属时刻埋下种子,但现在 情人的夜已经变成了半空荡的大厅、手机玩家们无声地等待着结束。而在尚未培养成功且增长遇到瓶颈的情况下,最不应该让他们失望就是这样的特别时候!但那些疯狂驱赶观众的人似乎并不想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留给每一次偶尔进场的人深刻印象,让他们对未来感到担忧——他们不是真的傻,只是在被割太久了。当所有“看客”离开后,我们如何培养起真正意义上的觀眾習慣和觀眾群體?